首页 » 儿童权益 » 浏览内容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全球第一!孩子最缺的一课:生命教育

6772 0
标签:

作者:冰蓝                                        2023-04-11

 

按:继2023年4月4日张家界4人跳涯后 再爆天津的学生5天7连跳,截至至4月10日,据传出已有14孩子自杀。

 

 

前两天的新闻里,一个花季少女跳楼自杀,站在楼下的父亲用双臂去接被砸伤,父女双双死亡。

 

少女跳的时候是背面朝下,可以想象当时心里很害怕,可到底什么原因,让她看见楼下父亲不舍的眼神,还是义无反顾地一跃而下?当她接近地面的瞬间看见举着双臂的父亲,是否会有刹那的悔恨?

 

 

一场疫情导致了全民焦虑,无论是企业老板、普通员工,还是在校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临的问题。

 

作为老师,在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及的一个话题是: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既当爹又当妈,太脆弱了,一不如易就自杀。

 

就算是非疫情期间,青少年自杀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在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还有8人自杀未遂。

 

调查同时发现,近几年来,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等情况都比2002年所做的调查结果增长了好几个百分点。在全球范围,自杀已经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东亚国家素来以高压力高焦虑闻名,社会上普遍的焦虑心态已不可避免地传递给了我们的下一代。

 

越来越多的人沉醉于手机屏幕缺少交流,青少年追求物质、精神迷失、虚度有限的岁月。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和未成年暴力事件让我们看到: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和是非观的话,不仅容易轻视他人的生命,更会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中国已经于2003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相当于开始了生命教育的先河。但要想真正有所遏制和改变,广泛而全面地推行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什么是生命教育?

 

美国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生命就应该是教育的基点。应该把生命教育与心理教育放在与应试教育同等的地位。

 

 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不仅需要大量的研讨,也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和实践。但从大量已经开始践行的例子里,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发。

 

在日本,幼儿园和小学的院子里,都会种一些蔬菜和花卉,教室里会养一些小动物,希望让孩子们在接触生命、感受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去尊重生命。

 

在高中会开展很多类似的课程:用鸡蛋孵化小鸡养育小鸡,最后食用它。初看有些残忍,但学校是希望“通过养育、终结并吃掉生命这一连串的过程,是希望学生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慢慢学生会明白,哪怕是微小如一只小鸡,它的生命也是值得尊敬的,更何况是人呢?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有一段讲述芬兰儿童教育的例子:有一节课,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到森林里上课,学生们对自然生态自由探索,并完成相关课程任务。

 

比如找到与试纸颜色相对应的植物,感受不同味道,不同形状的植物,通过视、观、触、闻、感与自然亲密接触,这样的课堂既是自由开放的,同时也是把学习提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在学习中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师认为: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回到环境,更好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在英国,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素养。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把珍惜和爱护动物作为切入口教导孩子珍爱生命是英国幼儿园、小学普遍采取的方式。英国一些野生动物组织或者救护中心也跟中小学有合作,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他们收容救治的受伤动物和遭到遗弃的宠物。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从生命本身出发,聚焦生命本身的无限美好与无限可能,再根据生命的轨迹和需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反之。

 

我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一方面,每个人都需要贡献一份力,跟学校和社会一起为孩子筑造一个有爱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孩子出发,不断了解与践行生命教育。只要开始行动,就会看到改变。

 

01 呵护:给孩子一个宽容有爱的环境

 

纪录片《生命觉者》讲了大量践行生命教育,让子女生活在有爱幸福的家庭并且获得幸福成功生活的例子。这些有所感悟的“家长们” 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要打破自己的固有认知,敞开心胸去接纳生命的所有可能性,尊重每一个“特殊”的孩子;静下心来,不带评判地观察孩子,用心倾听他们的每一个心声,对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给予回应;全情陪伴,尊重每个生命的可能性,不要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标准下的相同的“优秀的面孔”。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内在,追求内心的平和喜乐,只与过去的自己比较;而不是追求外在老师或家长的认可,或进行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永远让孩子保持自己独特的“优越感”,关注自己内心的感觉,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02 记录:无论幸福与否,去观察和记录

 

美好的生命值得记录,记录是最简单地自我观察和成长、与自己内在交流的方式,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用拘泥于形式,文字也好,语音或图片也罢,当你在回忆和整理的过程中,就是一次自我梳理与成长的过程。一切皆可记录,从生活琐事、情绪想法,到观念态度或愿景目标。我们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一天都是与众不同、值得铭记的。记录的一个好处是,当你回看来时路,不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会在记录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和改变,会提醒自己不要忘却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体验,也会让你看到人生的低谷是种常态,换个视角,睡一觉,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人生使命,当你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的价值,不断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就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可贵。从哲学上看,所有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但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成长!

 

03 感恩:活着,就是最美好的存在

 

感恩是一个魔法开关,它决定着你的生命是悲观痛苦还是光彩亮丽。你会不会运用这个开关呢,你能否教会你的孩子这个秘密呢?

 

每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感恩吧,想一想,生命那么宝贵,身体健康环境舒适和最爱的家人们呆在一起,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别人的评价那么重要吗?是不是亲子时光更美好呢?

 

《拆掉思维的墙》告诉我们,你要想得到什么,必须先给出什么。在一段关系里,你希望对方怎么爱你,你就先去怎么爱对方。试着去感恩一下,感恩孩子,感恩爱人,感恩那些美好的时光。

 

感恩那样多美好的人和事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的人生有这样丰富的体验。

 

当我们真心去感恩,就会真心爱上自己。如果不真心爱自己,那么所有祖先,所有生物,所有宇宙对我们的期望,就被我们辜负了。所以,爱上自己吧,爱上这个不完美的自己,你会发现,我们的存在本身是多么神奇!人类是群体动物,不光是人和人有关系,我们和自然也有关系,我们不仅要感恩他人,也要感恩大自然。大自然赐予我们能量,当我们进食的时候,用正念的方式去感恩那些动物和植物,发自内心地去感恩宇宙万物。

 

04 分享:生命最强大的特质,人与人的连接

 

人在地球上的一生,其实就是和各种各样的关系链接,和自己的链接、和他人的链接、和宇宙的链接、和各种各样客观规律的链接…,然后通过这种链接去发现真正的自我。当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内心的力量,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和你交往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甚至一部分植物上都有你的一部分。所以,利已就是利他,利他也是利已。

 

AI时代,与其只是担心什么行业什么职位将会被取代,不如真正地关注人类有什么东西是机器不能取代的。早些年,我们总认为人的情绪是一个坏东西,是不被人待见的。但其实在AI时代,情绪是我们最大的武器,情绪就是能量,而心的能量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

 

人这种生命体的特殊性就在于心灵的沟通,心和心链接在一起时就会有AI永远无法超越的能量。我们都要去学习和观察自己的乔哈里视窗,不断打开自己的隐藏区,勇于分享和表达,因为只有以心换心,才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爱的流动,才会体验到生命力流淌的喜悦感,才会更加珍惜生命。

 

后记

由于体制和认知惯性的原因,一切创新教育的推行都会遇到无形的阻力。但只要有开始,只要愿意努力,只要我们还相信我们的下一代,相信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潜能和善心,合力推行生命教育,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中国妇权Women’s Rights in China
邮箱E-mail:wrichina@yahoo.com
网址Website:www.wrchina.org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