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项目活动 » 尼姑庵女孩 » 浏览内容

18年前的棄嬰考進大學

5320 0

來源:中國婦權            發佈日期   2010-10-11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別早。見到她時,她正縮在一個竹籃裏,棉被上都是冰碴。”桐城市有座獨山,半山腰上有座白雲庵,釋緣新12歲時來到這裏,一呆就是28年。她說的那個“她”是釋敏節,是17年前被撿上山的孩子,今年考上了安徽農業大學。释戒明和WRIC 義工姚誠

中國婦權義工姚誠和安徽農業大學學生釋戒明—-當年的棄嬰。(WRIC義工攝影)

  竹籃裡的女娃

1992年,農曆10月22日。這一天,天空飄起了大雪。釋緣新來到桐城市區的如意庵,辦好事後準備冒雪趕回白雲庵。如意庵附近有個菜市場,釋緣新路過這裏時,發現有一大群人圍作一團,像是在觀看一件寶物一般,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禁不住好奇心驅使,釋緣新也上前一看究竟。

“哪里是一個寶物?明明是一個普通的竹籃。”釋緣新說。那不過是一只非常平凡甚至有些破舊的小竹籃,裏面塞著一床舊棉被。因著急趕路,釋緣新準備離開。這時,不知道是誰稍稍揭開了棉被的一角,釋緣新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棉被下竟然藏著一個已凍得出不了聲的娃娃!釋緣新湊上前,小心翼翼掀開包裹,看到一個長相可愛的孩子,身上裹著塊毛巾,臉上的淚已結成冰,耳朵被凍得變了色,哭啞了的嗓子只能偶爾發出抽搐聲,兩只黑溜溜的眼珠兒在雪地裏分外明亮,警覺地打量著周邊的人。

這一刻,釋緣新動了惻隱之心。

一個大膽的決定

釋緣新提起竹籃,撥開圍觀的人群,徑直奔向醫院。“這孩子凍了這些天,不知道還正不正常?”醫生聽她說明了緣由,馬上對女嬰進行了檢查。因受凍時間過長,加上長期沒有餵食,這個女嬰已經奄奄一息。醫生給孩子吊上水後,釋緣新就一直陪在床邊。過了幾天,孩子好轉了!

孩子繼續在醫院休養,一直住了40天才算完全好。其間,除了照顧孩子,釋緣新還悄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孩子帶回庵裏收養。經過到民政、宗教部門仔細諮詢,釋緣新如願以償。

孩子出院那天,釋緣新又輕輕地把孩子放進了竹籃。此刻,娃娃會笑了,還天真地跟釋緣新逗樂,兩只手不停地揮舞。釋緣新摸摸孩子的臉,微笑著用毛巾把竹籃蓋好,走向獨山上的白雲庵。

尼姑庵裏突然多了個孩子?這在當時,是令人極其震驚、甚至是不可想像的。當夜間女嬰的啼哭聲透過叢林傳到山下的村裏時,想必不少人都在暗暗嘀咕。不過,釋緣新並沒有在意。望著睡熟的孩子,她想給孩子取個名字:“希望她以後對任何事情都能看得開,看得透,一個明字就可以了。”從此,女嬰有了自己的名字——釋敏節。

當初,釋緣新不過22歲。對於如何養育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可是毫無經驗。無奈之下,釋緣新只好求助於母親,由母親帶到村裏,一直養到了4歲。

 一條泥濘小路

4歲的小敏節活蹦亂跳,長得越來越好看,非常討人喜歡。一天,釋緣新的母親帶著小敏節來到了獨山,對女兒說:“庵裏的孩子必定要還給庵裏的,讓敏節以後就在庵裏吧。”從此,小敏節便喊釋緣新為“師公”,喊釋緣新的徒弟釋宗學叫“師父”,三個人在庵裏開始了14年相依為命的生活。

也許是出生時受了風寒,釋敏節從小就時不時地抽筋,嚴重時手腳都會變形,發病時十有八九都是在夜裏。於是,當地人經常能看到釋緣新師徒在夜裏一人抱著孩子,一人打著手電筒,急匆匆地往山下衛生院跑的身影。等釋敏節長大一點,釋緣新還把她帶到北京治療,敏節的病情逐漸好轉。

雖然找不到親生父母,釋敏節過的卻是跟同齡人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小敏節100天時,釋緣新還特地把她帶到城裏的照相館,為她拍了百天照。每年農曆10月22日這天,釋緣新都會送她一樣禮物。後來,小敏節上起了幼稚園。每天放學,其他的孩子由爸媽來接,小敏節則歡天喜地地沖進師公的懷抱。

獨山跟村落並不相連,上山的路一逢大雨就被沖壞,敏節和師公只能呆在庵裏,靠半山的井水和香客的貢品過一陣子。山上多雷雨,一閃電打雷,庵裏就會斷電。這時,她們就會各自捧一本書,坐在屋簷下朗讀。有時候,敏節念的是英語,釋緣新誦的是早晚經。

 一顆倔強的心

白雲庵雖說歷史悠久,可是因為地方偏僻,香客並不多。釋敏節除了每個月從民政部門領取的70元生活費外,生活相當拮据,學費大半是香客資助的,從小到大也沒買過衣裳,穿的都是些舊衣物。

新來的香客初見敏節,都會好奇地問釋緣新:“怎麼會搞個孩子來?”釋敏節有時候自己就會搶著說:“撿來的唄!”

知道釋敏節的情況後,學校的老師對她非常照顧,有時候會喊她到自己家裏吃飯。有一天,剛從老師家吃完飯出來的敏節遇到了同學,同學的一句無意的問話卻刺激了敏節。“你怎麼沒回去反而到老師家吃飯?庵裏的孩子怎麼能去別人家吃飯呢?”敏節先愣了一下,然後低頭默不作聲地走開了……

一個公司的老闆在來庵裏進香時也認識了敏節,第二次還特地帶來一臺DV機。“他說要把敏節的情況拍了放到網上去,讓大家都來幫助她。”釋緣新說,當這個老闆還在跟自己聊天時,敏節警覺地沖了進來,大喊“我不幹,沒錢大不了我去打工,不念書了”。

強烈的自尊心,讓釋敏節受不了別人的同情。她這個特別的名字背後,隱藏著一顆倔強的心。

  明亮的新世界

從小到大沒上過補習班,從沒請人輔導功課,釋敏節的學習成績卻出奇的好。3年前,釋敏節考上當地最好的中學,釋緣新為了照顧她,主動要求下山,和釋敏節一起住在桐城市區一所已經關閉了的寺廟裏。

寺廟的一間偏房,便是釋敏節的“書房”。雖然高考已經結束,可是各種各樣的參考書依然把一張破舊的桌子堆得滿滿當當。抽屜裏,整齊地排放著釋敏節的准考證、畢業證乃至上初中時進出學校的出入證。這一切,師公收拾得是那麼有條不紊。

  “本來敏節應該能考得更好,恰巧高考的時候我的徒弟生病了,因膽結石要開刀,她每天考完試還要到醫院送飯,看著師父生病她也著急,沒有發揮好。”釋緣新說。去年高考,釋敏節取得了557分的好成績,被安徽農業大學錄取。

“念好大學,畢業了找工作,可以讓師公、師父過上好日子。”18歲的釋敏節內心一片純真。大學對於她來說,將是一個明亮新世界。

 

 

中国妇权Women’s Rights in China
邮箱E-mail:wrichina@yahoo.com
网址Website:www.wrchina.org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