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別報導 » 浏览内容

过度操心美国,美国不领情!

632 0
标签:

何三畏                                2020/6/8

 

本来我就没有资格操心美国,因为我一没有美国绿卡,二没有钱财和二奶在那边。但是,在中国至少有九亿以上月收入两千元以下的,和我一样跟美国与美元毫无关系的同胞在强烈的操心美国各方面,尤其操心美国的安全,尤其是最近十来天,操心美国的骚乱,操心非裔美国人的权利,鄙视美国的种族歧视。

 

美国七八十个大城市的骚乱就要结束了。从5月25日明州事件引发,到目前,已经过去十三、四天。据归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四次社会骚乱持续时间是四到十一天,那么,这一次是最长的了。既然美国的骚乱就要结束了,同胞们也就可以放心了,转而操心自己的事情,才是正理。

 

我从来不操心美国的安全,并非我特别没心没肺,而是我坚信美国是安全的。没有人否认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没有人怀疑最后的一切会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年轻人释放了他们的不满,“被压迫民族”释放了他们的不满,最后都会服从法律,“愿赌服输”,接受代价,包括纽约市长的女儿(据报她因涉嫌阻碍交通而被捕),也不会走后门放出来。

 

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直到最激烈的时刻,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和社会共识都没有被淹没,都是善意的而不是破坏的。在承认“种族歧视”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没有人认为美国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丛林社会,没有人认为美国还存在法律制度上的种族歧视。

 

对美国种族歧视的批评最深刻和不留情的,也是美国自己,包括主流媒体,各界精英分子和普通大众的声音。

 

还有一种所谓的“反向歧视”,即对弱势的群体的“过度迁就和照顾”。例如,“弱势民族”的大学录取率低于别的民族,就会面临政治不正确的批评。例如,大家都知道非裔美国人的犯罪率高于普通国民,警察面对他们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有更高的戒备,但非裔美国警察伤害到白人,引起的社会反应,就比这次的明州事件就小得多。从积极的方面看,这些都标明了一个多元社会的包容能力和修复能力。

 

最关键的是,有赖于法律的强大,明州事件的涉事警察,全部迅速地受到了国家公诉,罪名都与事件相配,没有受到任何质疑。也就是说,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可诉的案件!毫无疑义地会受到法律判决,而不是被另外的意志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考虑的,而在美国没有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是,即便这样,它引起社会骚乱,我也能理解,因为人们需要发泄不满。任何社会都有人不满,但法治社会的不满应该是最少破坏性的,最不伤根本的,可以在现有的框架下修复的,而不需要在社会革命的基础上颠覆和重建的。那么,美国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就担心它太强大了,逼得它的敌对国家发疯伤及无辜。

 

我们东方古国的同胞,百分之九十五没有出过国,和英语世界地理上千山万水,还有大相径庭的文化阻隔,但却把非裔美国人引为“阶级兄弟”。非裔美国人的经济地位可能比华裔美国人低。在这边的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渲染下,远在大洋这边的中国人,向非裔美国人寄托了遥远而深厚的阶级感情和革命友谊。

 

但是,我倒是觉得非裔美国人比华裔美国人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百分之十三的非裔美国人中产生了多少优秀的社会运动家和政治领袖。克林顿时期的国务卿鲍威尔,声望极高。接着有赖斯国务卿。奥巴马是非二代。在特朗普政府里,有去年代表美国政府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黑莉。这只是官员,有议员中大量的非裔美国人。

 

再看华裔美国人,占美国人口百分之五,却几乎没有公共领袖和政治家。华二代选择大学和专业,即便家里再有钱,也要读将来好赚钱的专业,律师也可以挣钱,但是,中国人对法律不感兴趣,宁愿选择心理学也不学法律。上面列的那一众非裔美国人,大多是法学博士,地球上最好的大学的哈佛和耶鲁的法学博士。

 

华裔不是对从政不感兴趣,是对社会公正不感兴趣。反过来说,如果对社会公正有兴趣,就参加社会运动,就竞选议员、州长和总统去了。所以,我觉得公正一点讲,在美国如果有“同情链”或“鄙视链”的话,非裔美国人有资格居于华裔美国人的上游。

 

没有文化上的种族歧视的国家,可能还没有,而美国的文化能包容世界上所有文化迥异的民族。世界上最盛行种族歧视,或者制度性的种族歧视,或阶层歧视,阶级歧视的是哪些国家,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美国。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美国是一个汇集了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国家。大家都往美国跑,谁会天生犯贱,哪里歧视往哪里去?

 

 

基于以上理由,我一点都不操心美国社会的安全,也不操心美国国民的平等权利。而我的同胞们一向“过度操心美国的安全”,最近十来天更是集中“关心”了一次美国的安全和种族平等,而关心的角度和心态令美国政府很不满,为此,美国务卿蓬佩奥前一天发表了一篇措辞严厉的回应。那么,这事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没有给国家添麻烦。

 

 

中国妇权Women’s Rights in China
邮箱E-mail:wrichina@yahoo.com
网址Website:www.wrchina.org
回到页首